当前位置:出彩报业

全国两会初体验
时间:2021-03-22 作者:河南日报评论部 刘婵 编辑:张景旭

  从北京回来已经几天时间了,整个人还有一种恍惚感,就像一台高负荷运转的机器,陡然停下来,也会因为惯性再转动几圈,鼻息间还若隐若现几丝“硝烟”气味。

  过去很多年,都是在后方参与全国两会报道,虽然也写了不少相关稿件,但整体感觉和平时日常工作无异。今年有机会来到前方,亲身参与“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感受“如打仗一般”紧张刺激的前方两会报道节奏,于我而言是“灵魂撞击”式的难忘初体验。

  以下仅从三个片段出发,捋一捋万千思绪和思考。

  一、“何言”文章打扮起来很好看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推出重磅“何言”文章,探讨河南形象之蝶变,这是我们在两会召开前一周接到的“硬任务”。从那天起,我和薛世君老师开始着手炮制这篇重磅文章。

  此后,就是“稿件虐我千百遍,我待稿件如初恋”的写稿、改稿煎熬历程,此处省去一万字。后来看了看,4000字的稿子,我电脑上最终留下了15个版本。直到3月2日,我启程去了北京,稿子交到薛老师手里,刘总还亲自上手修改,着实不易。

  写这篇稿子的最大挑战在于,要用全新的话语体系、年轻人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来阐述一个老话题——河南形象。中原文化出圈成常态、河南形象标识越来越鲜明,这是每个河南人的切身感受,但我们想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认识、喜欢、接受这个出了彩的新河南。

  这是一次努力实现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的转型,力求重塑党报评论话语体系的探索过程。当然,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稿件推出后,编委会及前方报道组领导立即动员全集团力量,组织该文的二次传播、后期包装,一轮又一轮高频率的转发、宣发引起了舆论一波又一波热议。

  难以相信,一篇评论可以生发出如此多鲜活的新媒体产品:网文版《你品,你细品,这样的河南》,精心制作的海报,欢迎来到出彩大街长图、“何言”金句集锦、外交官们的回复亮了……

  这次实践表明,党报评论在新传播模式下,依然大有可为。党报评论要以主流舆论来引导舆论主流,必须高度重视“二次传播”,绝不能忽视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不能忽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平台。

  这是一种全媒体、全介质传播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传递主流声音,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声势。

  二、评论员也能做出爆款短视频

  这次全国两会,我在前方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参与全新融媒体栏目“两会早晚报”的制作。

  说实话,去之前我对这个栏目是一脸懵的状态,只知道每天早上、晚上推出两期,小薇负责播报,我负责给她撰稿,具体怎么做?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其实这也暴露出准备不足的问题,因为我们缺乏全媒体实战经验,所以往往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

  到演播厅以后,我们发现由于条件有限,演播厅会把人拍的很难看。而且演播厅拍摄模式比较单一板正,对于我们这个要做16期的栏目来说,固定在演播厅只能是死路一条,很难会有流量。好在前方领导迅速给我们补充了力量,请来了运筹帷幄、定海神针般的“监制”英华主任,帮助我们节目落地解决各种难题。后面又指定了专属金牌剪辑师媛媛同学,片子质量是蹭蹭往上升。独缺一个专职摄像,我只好紧急购入一部云台,架起自己的手机,也像模像样拍起来。

  爆款悄无声息地就来了。据大河财立方统计数据,经他们的推广渠道,“两会早知道”话题#政协为何比人大早开#微博阅读量超过2000万人次,话题#如何分清议案和提案#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几个主创人员几乎相拥而泣,不枉大家那些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这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力量。

  “两会晚观察”最后一集,我们几位主创探讨了做这档节目的心得,因节目时长限制掐掉了。其实,我们希望“两会早晚报”这个节目能把全国两会的重大主题与流媒体视听语言结合在小薇身上,以年轻人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全国两会内容走到年轻人的眼前,并通过新颖时尚的视频叙事走进他们的内心,当然还要与报纸上的“云观两会”形成呼应,形成真正的报网融合。

  为此,我们来到健身房,让小薇一边跑步一边播报,一边说说“人均寿命怎样才能多1岁”;我们预埋弹幕互动梗,比如“说起河南话你会想起啥”,先出豫剧和岳云鹏,再来段人大代表的河南顺口溜;我们把现场“花絮”变身“主菜”,前后方记者编辑同连线、齐出镜,甚至上演“三八节”小剧场;我们寻求大小屏审美共振点,去北京街头街采“对河南的印象”,去国家博物馆打卡河南的文物宝贝,去国家美术馆寻找不为人知的红色经典……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始于流量、终于质量,进而又推高流量的融合传播新探索。很多小伙伴留言说,“没想到全国两会节目居然这么温暖,好看”“小姐姐们内味儿,超喜欢”“这个节目一定要继续做下去”。

  听到这些评价,真的特开心,这也给我们启发:像央视王冰冰、新华社张扬那样,咱们也应该打造极具个人风格的“网红工作室”,比如给小薇成立工作室、量身建立团队,此事宜早不宜迟。

  三、等了一个小时的新华社很值得

  最后,想说一说去新华社参观一番“跌破眼镜”的观感。

  那是3月11日下午,两会闭幕大会正在进行时,可能国社的老师们也比较忙,让我们在大门口、寒风中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终于进入国社那栋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新媒体中心小楼,亲眼见到传说中的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大家真是大开眼界,直呼刚才那一个小时等得很值得。

  据国社小哥哥介绍,这个演播室从2019年初开始设计,今年1月底交付使用,斥资几千万。第一件成熟作品就是两会上火出圈的新华社记者和张伯礼院士5G沉浸式全实景、真跨屏、“裸眼3D”般的面对面交流。现在这间直播间预约已经排起长队,制作一档节目需要周期很长。

  我们还现场观赏了一段短片,从新华社1931年建社到今天的发展历程,通过5G、CAVE技术、MR技术、LED屏幕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将江西瑞金的“红中社”等每一个真实场景,在演播室做同等比例还原,好像可以跨过任意门、打破任意壁,在有限空间中打造出无限宽广丰富的沉浸式环境。

  在现场,国社小伙伴还分享了他们智能化编辑部的多种实践、多款产品,比如鹰眼线索超早期发现系统、全国最大的新闻直播平台、5G融媒体短信新闻、AI主播、卫星新闻、智能分发等等。

  感受一:技术助力,面向未来。及时借用新技术的力量,才能在新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下,继续引领方向。当然,技术日新月异,也是最需要下血本的。

  感受二:团队作战,势不可挡。写稿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做新媒体产品,必须得有团队支持,大家各司其职又劲往一处使。当然,每个人都能够身兼数职,哪里需要就顶上,这个团队的战斗力肯定更加强大。

  感受三:爆款产品,绝非一日之功。好的融媒体产品,一定是即使没有“黑科技”加持,依然是优秀的新闻作品。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心、有情、有趣、有创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一些技术上的短板。

  短短十天的全国两会报道之旅,打卡愉快,收获颇丰。如果来年再有机会,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精巧、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