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出彩报业

河南日报社史上的“史美增小组”
时间:2023-01-11 作者: 编辑:李富春

 作者:郭书臣

《河南日报》创刊后,发行量迅速增加,原有的平版印刷机无法完成每天的印刷任务。1949年下半年,厂长曹智杰赴上海后买32吋轮转机,1950年春新机器到印刷厂,随机而来的还有史美增、周同兴等技术工人。

1950年4月1日,河南日报轮转机投产,每小时印报2.5万份,功效提高二三十倍,开封市可以看到当天的《河南日报》。这部轮转机是河南第一部,也是河南印刷业设备更新的新起点。  

史美增文化水平不高,但自幼学工,车、钳、锤、铣样样精通。失业多时的史美增从上海来到河南,在机器安装和技术培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52年,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马恒昌领导的小组向全国工人发出开展劳动竞赛的倡议,河南日报印刷厂将史美增负责的轮转机小组命名为“史美增小组”,积极应战和参加竞赛,经市总工会备案,正式发出应战书。

应战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订师徒合同、传接和学习技术为内容;第二阶段以提高印刷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为目标;第三阶段以定额管理、降低消耗为指标;第四阶段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搞好组织管理为中心。

史美增带领这个小组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劳动竞赛中。小组中的团员青年,在竞赛中与技师签订合同,互帮互学,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单独上岗操作。1953年5月4日,史美增小组研制出了轮转机自动停车器,降低了废品率。史美增因贡献突出,“史美增小组”在各项工作中步步当先,1953年史美增被评为省直劳模,“史美增小组”也被评为河南省工业战线先进小组。同年史美增被任命为机印车间副主任,1954年当选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光荣地出席了河南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郭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