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报社动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时间:2025-04-15 作者:运营管理部 编辑:张哲倩

2024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和能力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和能力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战略,进一步完善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生产经营机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探索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着力点,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一、企业基本情况

1949年6月1日,《河南日报》创刊。1987年,河南日报社经费使用方式改为自收自支,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00年,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报社及所属的7家报刊组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04年,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全部净资产注册成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集团公司被明确为省管重要骨干文化企业。2022年,根据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部署,事业单位法人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社)更名为河南日报社,形成一社(河南日报社)、一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行新格局,一体化运营、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核算。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明确加快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和能力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和能力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战略,着力打造新时代一流党媒集团。以做强新时代党报为引领,大河云融媒机制不断迭代,顶端新闻加快打造智媒平台,垂类中心和特色分社逐步成型,运维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提升,覆盖受众超过3亿人。加快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发展模式,巩固拓展主流媒体影响力版图,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经营实力,经营规模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截至2024年底,报社、集团公司主办1家省管骨干文化企业(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举办1家民办本科高校(河南传媒学院),共有二级全资、控股企业单位34家;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是报业集团成立之初的20余倍,年均增幅15%,累计上缴利税20多亿元,综合经营实力长期位居省级党报集团前列。连续10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荣获“中国十大传媒集团”“十大党报”等称号,被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二、不断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生产经营机制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

报社、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全面落实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建立起以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为根本要求的议事决策机制和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保障党对舆论导向、重大宣传报道的全面领导。注重基层基础,擦亮党建品牌,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班、省直党建示范点、省直机关党建创新成果、全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五年在省直和中央驻豫单位党建考核中居于前列。

(二)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水平

报社、集团公司科学合理设置公司治理结构,严格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关于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规定,形成了党委和其他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相关规定和二级单位人事变动,及时对二级单位董监事进行任免调整,规范了二级单位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水平。

(三)健全治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明确“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战略任务,建立顺畅、高效的新型事企运行机制,高效协同、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管控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出台“双强传播”绩效考核办法,扩大顶端新闻影响力,做强报社、集团公司在三方平台影响力;出台社长总编辑传播大奖激励办法,激发采编新动能;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激发相关负责人开拓市场、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的潜能;深化综合管理部门薪酬绩效改革,创新分配方式,加大绩效考核奖励,调动了综合管理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了服务意识,提升了管理效能。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激发社会正能量

(一)全面彰显思想伟力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心怀“国之大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展现大党大国气魄、人民领袖风范。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宣传,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推出“总编有约·学习面对面”,获中宣部点名表扬。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兰考调研10周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重要节点,推出《县域起高原》、“新思想引领·十年南水润北国”等作品、专栏,展现中原儿女牢记领袖嘱托、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二)全景呈现出彩河南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紧扣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提升正面宣传水平,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最强音。精心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宣传,话题频登全国热榜。河南日报重点言论品牌何言文章《中州走大道》《改革,打开新天地》《文明之光照亮现代化之路》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推出“总编辑走基层·新质生产力19城调研行”大型全媒体报道,全面阐释河南的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环境之变。聚焦“强信心”主基调,唱响经济光明论,把经济宣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推出“中部崛起满目新”、中国品牌日等报道,彰显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三)宣传报道亮点频现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主动作为,谋划推进“三个体系和能力提升”战略,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重大主题报道“破圈出彩”,所属媒体全网总传播量突破千亿次,获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表扬30次,创历史新高。《没有底线的流量就是流毒》《河南日报2023年3月29日特刊06—07版》《“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看河南”系列报道》《 麦吾兰江的“心”事》4篇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改革,打开新天地》《炫富网红要不得|焦点网谈》《“舆情洁癖”要不得|焦点网谈》,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的《AI绘轩辕》4件作品入选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持续弘扬河南文化品牌

组建“兴文化专班”,推出《河南“兴文化工程”掌上书》,以及“主根主脉看河南·行走大遗址”等融媒报道,让中原大地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大河网“何以中国·行走河南”主题活动,被列入中央网信办网络重大主题宣传项目。融媒体作品《“源”来如此》获得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二等奖。全力打造“了不起的甲骨文”重点文化IP,海内外阅读量超70亿次。特刊“每周三,五版见”,在河南日报整版推出50多期。创意推出有香味的殷墟博物馆开馆“请柬”特刊,获中宣部表扬。“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国际传播活动,获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提名奖”,努力把“不得了”的中原文化做得“了不起”。

(二)数智赋能传统文化创新

报社、集团公司精选“清明上河图”“甲骨文”“轩辕”等具有河南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品牌,运用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空间计算等技术,开发了《清明上河图:千年之约》《了不起的甲骨文》XR大空间项目和《微短剧丨AI绘轩辕》,以数字技术唤醒沉睡文物,以科技之光使国宝级IP重焕生机,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播、交互式体验等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报社、集团公司优化城市书房、农村书屋、校园阅读中心布局,推动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升级,目前已覆盖1万多个行政村,用户数量超百万,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文化产品;开设16家校园阅读中心、3家社会书店,为学生和市民提供文化活动空间,进一步改善社会文化生态。同时,报社、集团公司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资金放大作用,古都高服基金投资的洛邑古城景区,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文旅思路发展,景区成功上榜“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名单,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鹰城文旅基金投资的大香山文博园于2024年12月底开业运营,打造沉浸式吉祥文化体验区,展示独具特色的非遗瓷器文化,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一)在推动公益慈善中践行社会责任

为更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报社、集团公司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立体化媒体资源刊登公益广告,利用行业媒体专业优势开展普法、健康、美育宣传等,真正实现把公益广告宣传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做到群众身边。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刊登公益广告、开展公益活动累计支出约6050万元。

为帮助品学兼优的河南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旗下大河报连续14年举办大河阳光爱心助学活动,2024年无偿资助10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每人5000元助学金,目前已经累计惠及3890名河南学子,总捐助金额约3000万元,该活动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有力彰显了党报集团的社会责任。

(二)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彰显初心使命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利用旗下“我想@领导”网上问政新平台、“邻妹妹社区共治服务平台”等,切实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全省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贡献媒体力量。“我想@领导”网上问政新平台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省直厅局和各级宣传、网信、督查等部门建立常态长效联络机制,全年累计收到群众诉求2.5万余件次,回复率突破80%,累计收到锦旗40余面、感谢信100件次。“邻妹妹社区共治服务平台”在全省18地市开展联动帮办,全年累计接到各类群众投诉和求助线索1万多条,办结回复率90%以上,该平台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例。

(三)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体现责任担当

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不断提升登封市石道乡赵庄村与汝州市陵头镇庙湾村群众生活品质。一是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为赵庄村购置小麦收割机、新建电商扶贫中心、助推圆峰文武学校招生等,为庙湾村引进林地养鸡项目、重启育肥羊项目、改造香菇大棚、筹备建设蛋鸡养殖基地等,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再次超百万。二是多措并举开展消费帮扶,2024年报社、集团公司购买或帮助销售帮扶村农产品金额近370万元,动员社会力量对帮扶村开展公益活动、捐助捐赠折款金额近70万元,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脱贫群众增收。三是创新开展“志智双扶”活动,报社、集团积极发挥宣传文化优势,在高考之际帮助高考学子进行AI志愿通线上研判、全国知名升学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报考服务,多次组织省农科院、河南大学专家教授到帮扶村指导种植养殖技术。